首页

艾彩女王

时间:2025-05-29 20:21:00 作者:广东与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将成立 浏览量:28604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4月12日发布消息说,根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巡天观测的丰富数据,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得以量化爆发事件的随机性和混沌性,揭示出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s,简称FRBs)的时间-能量表现与地震和太阳耀斑等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差异挑战了快速射电暴的星震起源。

  基于全新的相图,李菂团队发现快速射电暴在时间-能量二元空间上游走接近所谓的布朗运动,也就是表现出高度的随机性。而同样不可预测的地震、太阳耀斑等却表现出远为显著的混沌性。快速射电暴的高度随机性可能由多种机制或者多个发射位置组合形成。

本项天文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利用“中国天眼”丰富数据最新完成的这项重要成果论文,4月12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综合性领军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

  李菂表示,“中国天眼”的强大观测能力结合创新的分析方法,能够深入刻画宇宙间的神秘爆发信号,有望最终揭示其起源。

  《科学通报》同期发表快速射电暴领域理论专家、美国内华达大学张冰教授的点评文章称,“这一创新方法促使理论家深入思考爆发现象的物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应用于FAST的大数据集合将检验其揭示的物理规律的普适性。”

  据天文科研团队介绍,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短暂而强烈的无线电波爆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快速射电暴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自2007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快速射电暴以来,它就因其神秘和强大吸引全世界科学家关注,但迄今为止,天文学家还不知道这些强大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而解开这样的谜题可能会帮助人类在天文学甚至基础物理学上取得重大突破。

  他们指出,尽管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快速射电暴具体是如何发出的,但至少可以猜测其源头是某种蕴含着极高能量密度的所谓致密天体,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目前已知道中子星的信号会像灯塔一样,规律地扫过地球,非常稳定。如果快速射电暴也是由这样的天体发射出来,那么能否看到规律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呢?非常遗憾的是,在过往的诸多研究中,寻找快速射电暴在毫秒到秒量级的周期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了,这就要求天文学家重新考虑快速射电暴的发射方式。

本项天文成果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展示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天体也存在不可预测、看似混乱的能量释放过程,例如星震和地震。致密天体,特别是具有极端磁场的磁星,其星震被认为是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触发机制。地震混乱不可预测,但是并非完全随机。在一次非常强的地震事件发生后,常常会伴随着更多的相对弱小的余震。这说明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能量有关联,并非完全随机,而以往进行的周期搜索无法揭示时间和能量这两个基础物理参数间的关联。

  天文科研团队说,这正如一个随机事件,比如抛硬币,其不可预测性是稳定持续的,人们无法根据当前抛出的正反面来预测下次,或者下下次的结果。与此相对应,一个混沌系统例如气候,看起来混乱如随机过程,但它的不可预测性随时间增长,抬头看天就可以预言下一秒的天气,但全人类最好的预报系统也难以精确预言几周、几月后的天气,时间越长、不准确性越高是混沌系统的特征。(完)

【编辑:李太源】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超5000列!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

“天然的认同感和共同的使命感,让我们能够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彼此关系,在涉及领土主权、发展权益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习近平主席说。

中秋国庆“黄金周” 赴东南亚小团游、定制游成“新宠”

包揽象征着亚洲速度的男女100米、4x100米接力四枚金牌,是中国田径在本届亚运会上最大亮点。在亚运会前的世锦赛上,中国短跑自2009年以来首度缺席,被外界解读为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亚运一役大放异彩,中国短跑正在跑出新老交替的“阵痛期”。

河北秦皇岛:车轮赶制订单忙

其中,第12届“石湾杯”青年陶塑与建陶艺术国际大奖赛共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1064位青年艺术家参与,共收到1526件(组)作品。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第十八条 教材审核应依据教材规划、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照本办法第三条、第九条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审核,严把政治关、科学关、适宜关。

去老年食堂上老年大学 是什么吸引年轻人“蹭老”消费

“脑机接口未来的路还很长,当其硬件变得更小、创伤更小,并且实现‘无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部分截瘫患者、渐冻患者进行植入,让他们完成以前不能执行的功能,例如可以控制外骨骼行走,或是控制机械臂协助日常的生活。”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组组长朱君明说。(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